Category Archives: 《双河彎‧我的私房書》

《遇見你之前》書評(我就要你好好的)

遇見你之前-倪采青書評心得

《遇見你之前》書評——抗議!這不是羅曼史!

一般人可能不知道,書有分大小,這大小並非尺寸的區別,而是出版社對它所預期的市場潛力。所謂的「大書」就是出版社決定投入最大行銷心力的重點書,通常是知名作家撰寫,或在國外已經取得暢銷成功,或即將改編成電影,且電影往往由大卡司主演。 Continue reading

《這一秒接近永恆》書評

這一秒接近永恆-倪采青書評心得

《這一秒接近永恆》書評——「世上沒有完美」就是最完美的一件事

這篇書評能夠問世首先要感謝《双河彎》的編輯──抱歉我不是故意想搞得像頒獎典禮,只是覺得需得讓讀者知曉──她在幫我精心挑選本月選書之後,能夠容許我讀到中途時因為胃口不合而推翻重來。儘管截稿日期逼近,她在接到我那封「嘿,這本書我讀不下去,能不能換一本?」的麻煩求救信時,仍能冷靜地在最短時間幫我申請到新選書的公關書,並在公關書寄達後馬上來關切:「看得如何呢?」 Continue reading

《決戰王妃》書評

決戰王妃-書評心得

《決戰王妃》書評——宮廷選妃版「飢餓遊戲」上市了?

雖然大家都明白封面美醜不能跟內容好壞劃上等號,不過,承認吧,我們每個人都會被美麗的封面吸引。美國小說《決戰王妃》就是封面界的翹楚,精確瞄準了女讀者的脾胃,我第一眼看到就忍不住點進去瀏覽,此後一直心癢難搔,外加中文書名取得實在好,故事設定令人想一窺究竟──三十五位少女角逐王妃之位──這是一本注定會暢銷的小說。 Continue reading

《尋找阿拉斯加》書評

尋找阿拉斯加-書評心得

《尋找阿拉斯加》書評——該死,我該怎麼離開這座迷宮?

尖端出版的《尋找阿拉斯加》是直接了當地譯自英文原書名《Looking for Alaska》,翻譯忠實,但是別被書名給騙了,這裡的「阿拉斯加」可不是那個遙居北美洲大陸西北方、形狀像手掌一樣伸出去的那塊冰天雪地的地名,它是一位高中女孩的芳名,很難想像吧?所以我在知悉這一點之後,心中對這本書的想像馬上從年輕勇士遠赴冰原的探索之旅,變成青澀少男的戀愛成長心路。 Continue reading

《左京區,七夕小路向東行》書評

左京區,七夕小路向東行書評

左京區,七夕小路向東行——一幅純愛的京都風情畫

還記得十多年前台灣的網路小說風行時,網路文學枝葉繁茂,如春天的鳥鳴,此起彼落,又如夏日的繁花,百花爭豔,後來擴大繁衍成實體書出版,有些書系還經營到了今天。這類小說的特色就是場景設在校園,內容多半純愛,說是校園純愛小說也不為過。當我閱讀到日本作家瀧羽麻子的青春純愛小說《左京區,七夕小路向東行》時,恍惚間會覺得在閱讀日本版的網路小說,回到了青春年少的時光。 Continue reading

《聽說我們仍在相愛》書評

聽說我們仍在相愛書評

聽說我們仍在相愛——情字分岔路,我們都可能走錯

在台灣,若有人問我香港有哪些愛情小說家,我首先想到的會是亦舒、張小嫻與深雪,最近則是常縈繞著「鄭梓靈」這個名字。三個月前,當出版社寄信問我是否願意閱讀鄭梓靈在台灣最新出版的《聽說我們仍在相愛》並撰寫約一百字的推薦文時,我確定不曾閱讀過她的作品,但對這個名字頗有印象,好像它會一閃一閃亮晶晶地從信件中跳出來。稍稍回想,我想我是在香港機場過境時,曾在經緯書店與她的書封邂逅過。 Continue reading

《其實你沒多難忘》書評

其實你沒多難忘書評

其實你沒多難忘——住在回憶之塔的六位男女

第二屆馥林都會小說獎進入決選階段,四絃的《其實你沒多難忘》是唯一一本進入決選的作品。她已經證明自己在所有參賽者中,是表現最優異的一位。照理說,她應該已經準備上台領取首獎獎盃,獲得殊榮加冕,不過因為馥林都會小說獎是全台灣絕無僅有以「出書後銷售量決勝負」的賽制,《其實你沒多難忘》仍然需要達到三個月在博客來、誠品、金石堂三大通路售達一千五百本的門檻,才能奪得首獎。可想而知,四絃目前一定處於緊鑼密鼓的備戰狀態,據說是在密切修稿中。 Continue reading

我曾站過的巨人肩──談作家的閱讀歷程

夢遊祕境的女孩(倪采青)

我曾站過的巨人肩──從《夢遊祕境的女孩》談作家的閱讀歷程
文/倪采青

登、登、登、登──我的第三本小說作品《夢遊祕境的女孩》要出版了。這本以台北女研究生流落到雲南蠻荒部落為發想的作品,從「都會小說」走到了「反都會小說」的領域。當大多數都會小說家在著力書寫城市的燦爛風華時,此書女主角居然反過來走進深山中,曾經我擔心這種逆向設定可能難以出版,幸好,在經過長達五年的反覆琢磨後,它終於化為鉛字了。 Continue reading

《大嘴巴女王》書評

大嘴巴女王

《大嘴巴女王》——誰來縫緊她的嘴巴!

介紹這本小說前,我想從作家開始介紹起。妳也許沒有聽過玫格‧卡波(Meg Carbot)這位紐約時報暢銷冠軍作家,但我想妳八成有聽過《麻雀變公主》這部迪士尼電影。沒錯,玫格‧卡波就是原著小說作者,她這一系列代表作銷售超過兩千萬本,翻譯成三十八種語言。 Continue reading

《戀夏三部曲之1:說我喜歡你》書評

戀夏三部曲之1:說我喜歡你

在美國熱賣的青少年純愛小說「戀夏三部曲」,讓初出茅廬的亞裔作家韓珍妮躋身出版兩個月即銷售十萬冊的暢銷之林,出版三年後更挾著賣出十五國版權的聲勢,進攻台灣書市。根據經驗,不少西洋青少年小說到了台灣反而在成人市場表現亮眼,因此我已學會就不去在意文體分類,蹺起腳來單純享受書中的夢幻泡泡。 Continue reading

《妄愛》書評

妄愛書評

《妄愛》書評——愛情原來是場病

剛讀完美國作家蘿倫‧奧立佛的《妄愛》,我眼角濕潤,心跳飛速,久久不能自己。這位作家自從兩年多前出版據說趁通勤時在黑莓機上寫成的處女作《還有機會說再見》而震驚文壇後,接續而來的《妄愛》更是氣勢洶洶,電影版權已經售出。回想剛過去的二○一二閱讀歷程,我常讚賞於作家的敘事技巧,或欣慰於情節的巧思驚奇,卻幾乎不曾受到如此強烈的情緒撼動,好似煙花在胸腔爆炸。如果這時有任何人走到我面前,我會立刻揪住他的領子,叫他看看這本書。 Continue reading

《真愛絕配事務所》書評

推!
真愛絕配事務所

《真愛絕配事務所》——眼睛一亮的都會推理佳餚

上個月才剛食用完一頓色香味俱全的《真愛通話中》,原以為短時間內讀其他作品都會味如嚼蠟,沒想到美國小說家海瑟‧瑋柏的《真愛絕配事務所》讓我胃口大開,眼睛一亮。原本只想翻翻看開頭,結果是沉溺在其中,一口氣火速完讀。 Continue reading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書評

推!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書評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沒有痛苦,如何了解喜悅?

這個月的專欄,我和編輯在選書時遇到一些困擾,僅能找到的幾本備選小說在歐美的評價都不算高。我原本已經主動提出「讀兩本,挑一本比較不爛的來推薦」的無奈措施,幸好編輯發揮福爾摩斯的探案精神,爬過無數書訊,找到眾口一致好評推薦、亞馬遜書店和邦諾書店雙料暢銷冠軍書──《生命中的美好缺憾》Continue reading

《舊愛開玩笑:真愛絕配事務所2》書評

舊愛開玩笑
小說界的電音樂團

【作者倪采青/《双河彎》第56期】

繼前兩期為《真愛絕配事務所》好評推薦之後,第二集《舊愛開玩笑》也火速上市了。前作的讀者們應該記得,范倫泰家族世代擁有看見人體能量場而能扮演月老為人做媒的天賦,唯獨獨生女露西在十四歲那年意外觸電,喪失了這項天賦,轉變成一種與人握手能感應到對方失物的雞肋超能力。在《真愛絕配事務所》的尾聲,她成立一個「昔日舊愛」部門,專為客戶尋找失聯的舊情人,算是為這項超能力覓得了用武之地。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