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接續《修稿實戰分享#4》
●修稿第七招:場景目標要定位
小說寫作時,作者通常不能準確預估會寫出幾個字,但可以說出要寫幾場戲(Scene,劇本理論書通常譯為「場景」,《變身暢銷小說家》譯為「幕」)。 Continue reading
本文接續《修稿實戰分享#4》
●修稿第七招:場景目標要定位
小說寫作時,作者通常不能準確預估會寫出幾個字,但可以說出要寫幾場戲(Scene,劇本理論書通常譯為「場景」,《變身暢銷小說家》譯為「幕」)。 Continue reading
本文接續《修稿實戰分享#3》
我的第二本出版作品《潛入婚紗的女人》是為了「馥林都會小說獎」寫的。從著手寫到截稿日,只有不到半年期限,差不多是作品寫完還沒放多冷就得投稿出去了。原以為這樣就不需要再大幅改東改西了,沒想到,我還是太天真了。 Continue reading
本文接續《修稿實戰分享#2》
小說的空間背景,指的就是劇情發生的地點,大至星球、國度,小至客廳、密室,通常新作者不會對此考慮太多,它乍看之下沒那麼重要。創作《金匙小姐不矜持》時還在企業界任職的我,更是因為不願被公司發現,特意模糊背景,避免他人揣測其中有何影射。
這樣打模糊仗,果然沒逃過編輯法眼。 Continue reading
本文接續《修稿實戰分享#1》
在《變身暢銷小說家》中采青曾經提過,開頭通常發生在「變化開始的前一刻」。
這個「變化」,西洋寫作術語稱它為「引發事件」(inciting incident)。 Continue reading
小說初稿完成後,應不應該修稿?有什麼注意事項呢?這些技巧,采青已經在《修稿:區分業餘與專家的界線》中說明過,還在書中列出詳細的的修稿檢查表,讓初學者能逐項確認。但是,小說是一種有生命的有機體,列出修稿檢查表僅是方便初學者作業的一種必要之惡。當寫作經驗越多,文字感應就會越強,慢慢就會發現,修稿是一種藝術。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