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繽紛版】2015.4.28
文/倪采青
德國作家徐四金享譽國際的《香水》,電影上映不覺已九年。當時我慕名觀賞,赫然見到屠女萃香、群交食人等諸番駭人聽聞之情節。我悚然一驚:「居然是變態片?」雖然當時不敢說出口,我怕旁邊的文青朋友笑我不懂欣賞藝術。 Continue reading
【聯合報‧繽紛版】2015.4.28
文/倪采青
德國作家徐四金享譽國際的《香水》,電影上映不覺已九年。當時我慕名觀賞,赫然見到屠女萃香、群交食人等諸番駭人聽聞之情節。我悚然一驚:「居然是變態片?」雖然當時不敢說出口,我怕旁邊的文青朋友笑我不懂欣賞藝術。 Continue reading
【聯合報‧繽紛版】2015.3.31
文/倪采青
自從《海角七號》轟動以來,台灣本土題材大行其道。到底什麼最代表台灣呢?除了阿里山、日月潭以及一零一大樓之外,夜市大概是許多人心中的答案吧。夜市題材自然成了影劇搬演的重點,例如國片有《雞排英雄》,民視有《夜市人生》。 Continue reading
【聯合報‧繽紛版】2015.3.17
文/倪采青
人們說大阪是日本國內最像台灣的地方,怎麼說呢?相較於典型日本人,大阪人較為熱情、直率、好客。當我出大阪梅田火車站時,正巧看見站前一輛跑車一個急轉彎疾駛而去,還按了兩聲喇叭,似乎在提醒著:這裡可是大阪喲! Continue reading
【聯合報‧繽紛版】2015.3.3
文/倪采青
妹妹迷上歌唱選秀節目有一段時間了。曾經留美的她,不僅收看海峽兩岸的選秀節目,也涉獵英美的超級偶像,又因為她在臉書上交遊廣闊,我拜她之賜,不時收到精彩萬分的選秀片段。 Continue reading
【聯合報‧繽紛版】2015.2.17
文/倪采青
在電影中我們常看到許多刻板印象,譬如啦啦隊長總是金髮尤物,足球隊長總是英挺帥哥;亞裔學生總是戴著厚眼鏡,參加數理社團;非裔學生歌喉過人;南美人就是脾氣最直率也最樂天的一群。 Continue reading
【聯合報‧繽紛版】拿吹風機當暖爐的那一年 2014.12.23
/倪采青
自從躋身到媽媽俱樂部後,時間變得彌足珍貴。偶爾三歲女兒願意到阿公阿嬤家玩個兩天,瞬間多出的自由猶如天降之喜。每當此時,我和老公總會把握難得的機會打開MOD,挑部影片來看。 Continue reading
【聯合報】2015.2.3
文/倪采青
恰好在電視上看到一部有點年紀的《玩命手機》,故事描述一位平凡的路人無意接到一通求救電話。他並沒有啐罵:「詐騙喔?」一把將電話掛掉。相反的,他冒著生命危險,拯救陌生人的性命。 Continue reading
【聯合報‧繽紛版】2015.1.6
文/倪采青
日前,我與一位高中校長偶然認識聊天。他提到校內有老師規定學生必須把便當吃完。我還以為那是我那個年代才會有的規定,正想驚愕道:「什麼?」不料校長接著數落起反對這個政策的家長們,令我不知如何反應。 Continue reading
【聯合報】瞎拼與啤酒
文/倪采青
我想,過度消費一定是很普及的現象,所以才有像《購物狂的異想世界》這種電影引起廣大女性的共鳴。在這部電影中,女主角麗貝卡因為瘋名牌,無法控制對「瞎拼」的狂熱,欠下了一屁股卡債。諷刺的是,她的工作居然是寫理財專欄。這下有好戲可看了。 Continue reading
【聯合報】德國跪求網路記 2014.11.25
文/倪采青
近兩週來,已經連續聽見三個人說《控制》電影很好看。近日忙到暈頭轉向的我把工作好不容易擠出一點時間往電影院裡衝。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在大螢幕前坐定之前,我連撥兩分鐘查《控制》到底在演什麼的時間都沒有。 Continue reading
聯合報副刊「青春名人堂」2014.10.28
作者/倪采青
好萊塢劇作書中有云:所謂「主角」,是英雄,不是常人。他一開始可以很孬、很弱又很遜,最終他卻必然像條牛一樣頑固地朝目標前進,十之八九在最後他會幹出一番大事,成為眾人心目中的英雄。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