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談武俠小說的老梗。
武俠小說曾有一度也是創作量大盛,譬如據說1930年起的還珠樓主時代,總創作字數達三億。當然這個字數跟現在的原創小說網站的百億字相比,已經不值一哂,但在文盲還很多的當時,報刊連載武俠的風潮之盛,也許不亞於現在的網路創作。
續談武俠小說的老梗。
武俠小說曾有一度也是創作量大盛,譬如據說1930年起的還珠樓主時代,總創作字數達三億。當然這個字數跟現在的原創小說網站的百億字相比,已經不值一哂,但在文盲還很多的當時,報刊連載武俠的風潮之盛,也許不亞於現在的網路創作。
據說西方國家的獵人在訓練獵犬時,會用煙燻到變成紅色的騑魚來當誘餌,冒充成狐狸的氣味。「紅騑魚(Red Herring)」這個詞彙後來就被用來譬喻戲劇小說中意圖混淆讀者的機關。
說到武俠小說,說是華人共通的語言也不為過吧。這種文類一向是我心中的最愛,也是最懼,前輩的作品已經仰之彌高,要如何求新求變而突破,實非易事。 Continue reading
本文出自《變身暢銷小說家(增訂版)》
在歌唱選秀節目中,評審經常叮嚀:「唱歌要有層次。」到底什麼是層次? Continue reading
采青在今年農曆年後整理過一次書櫃,再度交給TAAZE幫我處理舊書,這回發現了三項改變:
我在出版處女作《金匙小姐不矜持》不久後,編輯找我回去談話,說:「妳寫人物沒有問題,情節沒有問題,寫作技巧什麼的都沒有問題,可是作品裡少了一個東西,那就是── Continue reading
本文出自《變身暢銷小說家(增訂版)》
所有的小說家都在用筆創造出栩栩如生的幻境。要是讀者能說一句:「這本書讓我感到身歷其境。」對作者而言真是無上的讚美。究竟要如何達到身歷其境呢?方法當然不限一種,但是只要你抓對了我接下來要教的這項訣竅,肯定能收立竿見影之效。
2012台北國際書展落幕了,這次采青很有福氣入場參觀了兩次,收穫滿滿。 Continue reading
這一期(No. 44)的双河彎月刊是我看過最「呷意」的一本。 Continue reading
前陣子各大書店年終慶,買得殺紅了眼,不過,想趁機會下手的讀者應該發現到了,《變身暢銷小說家》已經斷貨,而且恐怕是有一陣子了。 Continue reading
今年博客來的暢銷榜跟往年不一樣,將「輕小說」獨立出來一個類目,背後透露了值得玩味的訊息: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