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變身暢銷小說家》
職業書評人?靠寫書評為業的通與不通
在打算辭職當SOHO之前,我曾經做過一個夢:如果可以光靠看書寫評過生活,那該有多愜意啊? Continue reading
武俠小說創作談#4
其實這張證書真的不代表什麼,只不過是繳錢上了八堂共24小時的課而已,因為日後我很可能在搬家時把它搞丟,照成電子檔紀念一下。 Continue reading
出版面談
不是每一間出版社都會邀請作者面談,但若對方邀請你面談,建議儘量要到,因為面談能夠獲得許多透過網路和郵件所得不到的訊息。起碼你會見到對方的人、看到對方的公司、知悉出版社內部組織(誰擁有選稿權)。若聊得愉快,對方也許還會透露業界內幕,你可以藉此學習到在出版界行走的準則。 Continue reading
武俠小說創作談#3
采青曾在《旅行中,發現文學小確幸》講座中,接到一位讀者的問題,說;「請問妳最喜歡的書是哪一本?」 Continue reading
三的法則
曾有一次,我到鄉下友人家造訪,目睹一位八十幾歲的老阿嬷在看八點檔鄉土連續劇。劇情演到壞人遇到一件事情就突然變好人時,老阿嬷不禁數落:「太誇張,怎麼可能遇到一件事就突然間變了個人?」
Continue reading
武俠小說創作談#2
續談武俠小說的老梗。
武俠小說曾有一度也是創作量大盛,譬如據說1930年起的還珠樓主時代,總創作字數達三億。當然這個字數跟現在的原創小說網站的百億字相比,已經不值一哂,但在文盲還很多的當時,報刊連載武俠的風潮之盛,也許不亞於現在的網路創作。
紅鯡魚:推理的誘餌
據說西方國家的獵人在訓練獵犬時,會用煙燻到變成紅色的騑魚來當誘餌,冒充成狐狸的氣味。「紅騑魚(Red Herring)」這個詞彙後來就被用來譬喻戲劇小說中意圖混淆讀者的機關。
武俠小說創作談#1
說到武俠小說,說是華人共通的語言也不為過吧。這種文類一向是我心中的最愛,也是最懼,前輩的作品已經仰之彌高,要如何求新求變而突破,實非易事。 Continue reading
人物刻劃的層次
本文出自《變身暢銷小說家(增訂版)》
在歌唱選秀節目中,評審經常叮嚀:「唱歌要有層次。」到底什麼是層次? Continue reading
二度在TAAZE售二手書
采青在今年農曆年後整理過一次書櫃,再度交給TAAZE幫我處理舊書,這回發現了三項改變:
題材:出版的起跑點
我在出版處女作《金匙小姐不矜持》不久後,編輯找我回去談話,說:「妳寫人物沒有問題,情節沒有問題,寫作技巧什麼的都沒有問題,可是作品裡少了一個東西,那就是── Continue reading
「具體」:如臨其境的法寶
本文出自《變身暢銷小說家(增訂版)》
所有的小說家都在用筆創造出栩栩如生的幻境。要是讀者能說一句:「這本書讓我感到身歷其境。」對作者而言真是無上的讚美。究竟要如何達到身歷其境呢?方法當然不限一種,但是只要你抓對了我接下來要教的這項訣竅,肯定能收立竿見影之效。